• <blockquote id="sqo4s"></blockquote>
  • <rt id="sqo4s"><kbd id="sqo4s"></kbd></rt>
  • <td id="sqo4s"></td>
    日化品
    瑞旭集團
    工業化學品
    日化品
    食品
    醫療器械
    農用化學品
    檢測認證
    綠色雙碳
    Search

    別了,“醫院研制”化妝品!

    來源 青眼 作者

    近年來,醫研共創漸成化妝品品牌標配,并有不少知名醫院推出了化妝品,這是否就意味著品牌可以宣稱“醫院研制”?答案是否定的。

    近日,北京市藥監局發布公告,明確表示:標簽中標注“XXX醫院研制”等字樣涉嫌利用醫療機構作證明或推薦,不符合相關要求。

    此消息一經發布,已有品牌稱下一步或將改包裝,“醫院研制”化妝品要變天了。

    一大波化妝品要換標簽了

    “醫院護膚品”火了。據媒體報道,早在2019年,一款名為“協和維E乳”的產品曾創下一周爆賣50萬瓶的成績,盡管經媒體調查此款產品并非出自“北京協和醫院”,卻也反映出消費者對“醫院護膚品”追捧。

    正因為此,各類宣稱“XXX醫院研制”的維E乳層出不窮,北京協和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等知名醫院也早已下場打造了護膚品牌,例如精心、April四月天、標婷、京衛本草等,產品已涵蓋身體乳、水乳、眼霜、潔面等品類。

    化妝品,護膚品,醫院護膚品,化妝品標簽,醫研共創,普通化妝品備案

    具體而言,以知名度較高的標婷和精心品牌為例,據青眼號外調查,標婷官網顯示,該品牌母公司為北京鷹華技術開發公司,后者為衛生部北京醫院的全資公司。又如精心品牌母公司是北京協和醫院子公司,該品牌也宣稱由北京協和醫院研制。

    如上圖所示,以上四個品牌都已在天貓、抖音開設網店,如精心與標婷銷量排前的產品均為E乳,前者月銷6000+、后者月銷1萬+。

    化妝品,護膚品,醫院護膚品,化妝品標簽,醫研共創,普通化妝品備案

    截自天貓平臺

    同時這些產品也基本都在產品包裝上注明“XXX醫院研制”。然而,即便有醫院背景,也不可再標注“XXX醫院研制”。

    7月24日,北京藥監局發布關于普通化妝品備案常見問題一問一答(第二十三期),其中針對化妝品標簽能否標注“XXX醫院研制”等字樣的問題。

    北京市監局明確回答表示:根據2021年頒布的《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第十九條規定“化妝品標簽禁止利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醫療機構、公益性機構等單位及其工作人員、聘任的專家的名義、形象作證明或者推薦。”標簽中標注“XXX醫院研制”等字樣涉嫌利用醫療機構作證明或推薦,不符合相關要求。


    截自北京市監局

    事實上,去年7月,國家藥監局也提到,化妝品標簽禁止標注“監制”“出品”“品牌授權人”等內容。彼時,業內就形成共識,標簽上不應出現“xx醫院/大學出品/監制”等標識。

    隨著北京藥監局再次聲明化妝品標簽禁標“XXX醫院研制”,青眼號外注意到,精心品牌在小紅書的評論區回應粉絲稱“將會更改產品包裝。”

    可以預見,接下來一大波“醫院研制”化妝品要換標簽了。

    此外,注意到,還有不少化妝品的標簽雖未標有“醫院研制”字樣,但卻在網店的產品封面圖、詳情頁或產品標題里出現“醫院研制”,那么,這種行為又是否合規?

    對此,致電北京藥監局化妝品監督管理處,接線人員稱:“我們只針對化妝品的標簽范疇不允許有“醫院研制”,但是例如在自家化妝品店門口貼一張‘醫院研制’的廣告牌或者海報等宣傳行為,這是屬于廣告法的范疇。”

    有業內人士表示,通過其它方式打著“醫院研制”的頭銜來宣傳化妝品,也容易產生違法違規方面的風險。

    據《廣告法(2015年版)》第十七條規定;“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并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

    值得一提的是,“大學化妝品”也常常翻車,調查發現,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等知名高校頻頻被化妝品企業“碰瓷”,不少企業打著“xx大學出品/聯合監制”等旗號,但實際上并未得到高校授權,也不存在聯合研發的情況,最終結果是多家企業被處罰。

    有前車之鑒在此,“醫院研制”化妝品也應當遵守化妝品法規要求,及時修改標簽與廣告。

    遏制亂象

    事實上,從產品名稱、標簽到廣告宣稱,監管部門近年來對于“涉醫”,方面的監管和整頓愈發嚴格,這是因為行業亂象不斷。

    如前文提到的“協和維E乳”,據媒體調查實際與北京協和醫院無關,但不明就里的消費者難免不會誤認為是北京協和醫院出品。

    又如,2013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曾公開打假。該單位官網曾轉發的一篇新聞報道稱,同濟醫院藥學部在武漢的一些批發市場和藥店發現了十多個品種的假乳膏,有消費者使用該產品后出現滿臉起疹子的現象。

    化妝品,護膚品,醫院護膚品,化妝品標簽,醫研共創,普通化妝品備案

    截自同濟醫院官網

    隨著人們對化妝品認知和要求的提高,開始追尋更為先進、安全、有效的化妝品,一些以醫院研制或者醫生推薦為宣傳點的產品備受消費者信任和追逐,但也出現了碰瓷醫院甚至假貨的問題。

    據某化妝品工廠相關人士透露,“官方會有此規定,也是之前‘李鬼’太多,太多假冒偽劣產品借著醫院、醫學背景等噱頭欺騙消費者,普通人也很難判斷和弄清楚醫院在醫院研制化妝品中具體起到了啥作用。在一些特定情況下,也很有可能讓消費者產生誤會,如認為‘醫院研制’化妝品可以當治療皮膚的藥品使用等。”

    他還指出,“在中國市場,不管是品牌方還是化妝品企業都需要產品能夠快速上市,所以很多品牌其實并沒有時間,跟醫院進行較久的進行合作、磨合來打造產品,大部分醫院可能都只是掛個了名而已。”

    并非要打壓醫研共創

    醫院、高校、科研院所往往代表著嚴謹、科學,因此,禁標“監制”“出品”并非是要打壓醫研共創、產學研模式,而是希望企業真正將研發放到第一位。

    早在2021年,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副司長戚柳彬就曾公開表示,“一定程度上,化妝品與皮膚科學密切相關,站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角度,企業與醫院、科研所等機構合作,為消費者開發出更多的產品解決皮膚困擾,我們是予以鼓勵的。”他同時也提醒道,要避免宣傳醫療方面的概念,把握好宣傳尺度。

    上述資深人士也認為,“如果化妝品的研發真正有醫生或者醫院參與,那么確實可能在檢測方面更加嚴謹一點,從這方面來說確實更可靠。”

    畢竟,如薇諾娜、玉澤等一批堅持“醫研共創”的品牌,成為行業佼佼者,“醫研共創”無疑能給化妝品的安全性、科學性方面提供一些保障,跨界合作也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有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

    也正如戚柳彬所言,“國家肯定是積極鼓勵和支持企業技術創新,企業可以大膽地、進一步加強與相關科研院所的合作,但也堅決反對打著創新為噱頭進行虛假宣傳。”

    不論是醫院推品牌,還是品牌與醫院合作共創,杜絕打著醫院的幌子,以研發為本位,保證化妝品的安全質量才是重中之重。

    相關推薦:

    掃描下方的二維碼訂閱“妝合規”!跟蹤化妝品最新產品安全與法規監管動態, 深入洞察化妝品研發與上市信息, 集萃行業大咖獨家觀點,獲得最新一手資訊。

    妝合規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系。
  • <blockquote id="sqo4s"></blockquote>
  • <rt id="sqo4s"><kbd id="sqo4s"></kbd></rt>
  • <td id="sqo4s"></td>
    丝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