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ckquote id="sqo4s"></blockquote>
  • <rt id="sqo4s"><kbd id="sqo4s"></kbd></rt>
  • <td id="sqo4s"></td>
    醫療器械
    瑞旭集團
    工業化學品
    日化品
    食品
    醫療器械
    農用化學品
    檢測認證
    綠色雙碳
    Search

    【CMDE】關于公開征求《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設備能譜成像技術注冊審查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來源 CMDE 作者
    06醫用成像器械,能譜成像功能,CT產品,02 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設備,01 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設備(CT)各有關單位:
      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23年度醫療器械注冊審查指導原則制修訂計劃的有關要求,我中心組織編制了《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設備能譜成像技術注冊審查指導原則》,經調研、討論,現已形成征求意見稿(附件1),即日起在網上公開征求意見。
      如有意見和建議,請填寫意見反饋表(附件2),以電子郵件的形式于2024年1月26日前反饋至我中心。郵件主題及文件名稱請以“《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設備能譜成像技術注冊審查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意見反饋+反饋單位名稱”格式命名。
      聯系人:尤曉菲
      聯系方式:010-86452605
      電子郵箱:youxf@cmde.org.cn
      附件:1.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設備能譜成像技術注冊審查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
         2.意見反饋表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
    2023年12月25日    
    如需原文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06醫用成像器械,能譜成像功能,CT產品,02 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設備,01 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設備(CT)
    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設備能譜成像
    技術注冊審查指導原則
    (征求意見稿)

    本指導原則是對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設備(簡稱CT)中能譜成像技術的專用要求。注冊申請人應結合申報產品特性,依據本指導原則對注冊申報資料中相關內容進行完善,關于不適用部分須根據產品技術特性闡述理由。

    本指導原則是對注冊申請人和審查人員的指導性文件,不包括注冊審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項,不作為法規強制執行。若有滿足相關法規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采用,并應提供詳細的研究資料和驗證資料。本指導原則是在現行法規和標準體系以及當前認知水平下制定的,應在遵循相關法規的前提下使用。隨著法規和標準的不斷完善,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本指導原則相關內容也將進行適時的調整。

    本指導原則作為《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設備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1](以下簡稱CT指導原則)的補充,是對能譜成像技術的專用要求。具有能譜成像功能的CT產品,其注冊申報資料除符合CT指導原則的要求外,還應符合本指導原則的要求。

    一、適用范圍

    本指導原則適用于具有能譜成像功能的CT產品。按照《醫療器械分類目錄》,該產品屬于子目錄06醫用成像器械,一級產品類別為02 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設備(CT),二級產品類別為01 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設備(CT),按第三類醫療器械管理。對于具有能譜成像功能的其他X射線影像設備以及包含能譜重建功能的醫學圖像處理軟件,其注冊申報資料中涉及能譜成像及能譜重建的內容也可參照本指導原則的要求。目前具有能譜成像功能的CT產品通常提供基于雙能量的能譜成像功能,本指導原則也以雙能量的CT能譜成像技術為主說明其注冊申報要求。

    二、技術分類

    CT能譜成像技術是指在CT成像時利用不同能量(keV)X射線照射下的物質CT值的變化,進而提高圖像質量或者提供額外圖像信息的成像技術。

    目前應用于CT產品的能譜成像技術可以分為基于射線源端和基于探測器端的能譜成像技術兩類。根據實現方法及硬件的差異,這兩類能譜成像技術又可以進一步劃分為如下幾種不同技術路線:

    1.基于射線源端的能譜成像技術:不同管電壓的兩次掃描;

    2.基于射線源端的能譜成像技術:周期性管電壓切換;

    3.基于射線源端的能譜成像技術:快速管電壓切換;

    4.基于射線源端的能譜成像技術:使用能譜分離濾板;

    5.基于射線源端的能譜成像技術:不同管電壓的雙源掃描;

    6.基于探測器端的能譜成像技術:雙層探測器;

    7.基于探測器端的能譜成像技術:光子計數探測器。

    利用CT能譜成像技術可以實現CT能譜成像功能,從而獲得不同類型的CT能譜圖像。CT能譜成像功能涉及基于不同CT能譜成像技術路線的能譜掃描以及能譜重建。

    CT能譜掃描的方式及過程通常區別于常規CT掃描的方式及過程,因此需要對其劑量安全性進行評價。

    經過能譜重建獲得的包含掃描對象對于不同能譜的X射線衰減信息的圖像即為CT能譜圖像。目前已有的CT能譜圖像包括虛擬單色圖像、有效原子序數圖像、電子密度圖像、物質分離圖像、物質濃度分布圖像、物質鑒別圖像。此外,CT能譜成像功能也可以提供用于常規診斷的CT圖像,包括基于高低能CT數據重建得到的高低能圖像以及等效于相同物體經CT單能量成像得到的類單能CT圖像。上述圖像雖不包含能譜信息,但也能夠反映CT能譜成像功能的性能。因此對于CT能譜成像功能的性能評價包括了對CT能譜成像功能提供的用于常規診斷的CT圖像性能評價和CT能譜圖像性能評價。

    三、技術審查要點

    (一)監管信息

    1.產品名稱

    具有能譜成像功能的CT產品,其產品名稱應與和其具有相同臨床預期用途和適用部位的常規CT產品一致。

    2.術語、縮寫詞列表

    應當根據注冊申報資料的實際情況,結合產品特性對其中出現的需要明確含義的術語或縮寫詞進行定義。建議參考YY/T 1766.3[2]。

    3.產品注冊單元劃分

    注冊單元劃分應參照CT指導原則的要求根據產品的技術原理、結構組成、性能指標、適用范圍劃分。

    設計結構差異較大的設備應劃分為不同的注冊單元。如單源CT和雙源CT應劃分為不同的注冊單元。

    主要部件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差異較大的設備應劃分為不同的注冊單元。如使用不同類型探測器(如雙層探測器、光子計數探測器)的CT應劃分為不同的注冊單元。

    (二)綜述資料

    1.產品描述

    1.1產品工作原理

    參考第二部分中能譜成像技術的分類,說明申報產品所采用的能譜成像技術類型。說明產品能譜成像功能的具體實現方法以及涉及的相關軟硬件。提供產品能譜成像功能的描述,包括能譜掃描及能譜重建過程的詳細闡述。

    對于采用基于射線源端能譜成像技術的產品,應說明其產生不同能量X射線的方法。對于采用基于探測器端能譜成像技術的產品,應說明其探測器甄別不同能量X射線的原理。可參考如下列舉的內容進行說明。

    使用不同管電壓進行兩次掃描的能譜成像技術:說明兩次掃描對應高低能量的管電壓值、管電流及其調節范圍等,掃描間隔時間,是否自動進行掃描等。

    周期性切換管電壓以及快速切換管電壓的能譜成像技術:說明對應高低能量的管電壓值、管電流及其調節范圍,說明管電壓切換的周期或頻率。

    使用不同管電壓的雙源掃描能譜成像技術:說明兩個X射線管組件及探測器的排布方式,對應高低能量的管電壓、管電流及其調節范圍,濾板材料(如有)。

    使用能譜分離濾板的能譜成像技術:說明濾板的材料,濾過后的X射線能量分布及等效平均能量。

    采用基于探測器的能譜成像技術:說明探測器的結構、材料,以及探測器甄別不同能量射線的原理。

    1.2結構組成

    對于具有能譜成像功能的CT中具有特殊構造或使用了特殊材料(相對于常規CT)的關鍵成像部件,包括探測器、X射線管組件及限束器等,提供該成像部件的描述。

    1.2.1探測器:

    對于涉及使用特殊探測器的CT產品,如采用基于探測器端能譜成像技術的CT產品,提供探測器的結構示意圖、剖面圖,結合圖示說明探測器結構、甄別射線能量的原理。說明探測器晶體材料、尺寸、數量、排列方式。明確探測器模塊數量及排布方式、每個探測器模塊的探測單元數量及尺寸、探測器的總探測單元數量。說明探測器的能量響應特性及范圍(如適用)、響應時間和計數能力(如適用)。

    1.2.2 X射線管組件:

    對于采用基于射線源端的能譜成像技術,結合該能譜成像技術路線的技術特性提供射線源的描述。

    對于采用雙源掃描技術的CT產品,提供包含X射線管組件及探測器的掃描架剖視圖,結合圖示說明兩個X射線管組件以及探測器的排布方式。

    對于采用周期性管電壓切換技術以及快速管電壓切換技術的CT產品,說明電壓切換的方式及切換的周期,提供相關的硬件和電路設計示意圖及說明。

    1.2.3限束器:

    對于在限束器中使用能譜分離濾板的CT產品,提供相關圖示說明使用的濾板材料、尺寸及位置分布。

    1.2.4掃描控制軟件功能:

    提供產品掃描控制軟件的界面圖,依據說明書介紹掃描控制軟件中涉及能譜掃描的軟件功能,列明能譜掃描涉及的典型掃描協議及主要的掃描參數設置。

    1.2.5圖像重建及后處理軟件:

    如適用,列明能譜成像涉及的所有標配和可選的能譜重建及相關的后處理功能,介紹其主要原理、特點及臨床用途等。

    1.3產品關鍵部件規格:

    基于CT指導原則的要求,按照附件2提供產品能譜成像功能所涉及關鍵部件規格的描述以及產品配置信息,作為原CT指導原則所要求內容的補充。

    1.4能譜成像功能和能譜應用的介紹

    提供產品所有基于能譜成像技術的產品功能的介紹。列明產品的能譜成像功能所能提供的全部用于常規診斷的圖像及能譜圖像類型。

    如適用,介紹產品能夠提供的基于能譜成像功能的臨床應用,如結石鈣化分析、痛風分析等。

    2.適用范圍和禁忌證

    2.1適用范圍

    具有能譜成像功能的CT產品,其適用范圍應包含“支持能譜功能成像檢查”。例如:產品適用于常規臨床CT檢查,支持能譜功能成像檢查。

    2.2預期使用環境

    如涉及,應考慮具有能譜成像功能的CT產品中具有特殊構造或使用了特殊材料的關鍵部件對于使用環境的要求,說明可能會影響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環境條件(如溫度、濕度、壓力、移動等)及電源條件。

    2.3適用人群

    如涉及,補充基于能譜成像技術產品功能的適用人群信息,包括目標患者人群的信息(如成人、兒童或新生兒),患者選擇標準的信息。

    2.4禁忌證

    如適用,應當說明能譜成像功能不適宜應用的某些疾病、情況或特定的人群(如兒童、老年人、孕婦及哺乳期婦女、肝腎功能不全者)。

    (三)非臨床研究資料

    1.產品技術要求

    對于具有能譜成像功能的CT產品,需在其產品技術要求中增加與能譜成像功能相關的性能指標及檢測方法內容,作為CT指導原則中產品技術要求內容的補充,增加的具體內容見附件1。

    所增補的內容涉及對產品掃描劑量和能譜成像性能的評價及要求。其中能譜成像性能評價涉及的圖像類型包括能譜成像功能提供的用于常規診斷的圖像和能譜圖像。其中用于常規診斷的圖像包括高能圖像、低能圖像以及類單能CT圖像。CT能譜圖像包括虛擬單色圖像、虛擬平掃圖像、物質分離圖像、物質濃度分布圖像以及物質鑒別圖像。申請人應根據產品的能譜成像技術特性,結合產品的能譜成像功能提供相關內容,對于不適用的性能指標需提供不適用的理由。對于性能指標的適用性可參考表1的要求。

    表1 能譜成像功能相關性能指標適用性
    性能指標
    適用性判定
    劑量
    適用于所有具有能譜成像功能的CT
    能譜成像性能
    用于常規診斷的圖像
    高/低能圖像
    對于采用基于探測器端能譜成像技術的CT不適用;對于不提供低能圖像的采用基于射線源端技術的CT可不提供低能圖像的性能指標
    類單能CT圖像
    CT能譜圖像
    虛擬單色圖像
    對于可提供相應能譜圖像的所有具有能譜成像功能的CT適用
    有效原子序數圖像
    電子密度圖像
    物質分離圖像
    物質濃度分布圖像
    物質鑒別圖像

    依據附件2在產品技術要求的附錄中提供能譜成像技術涉及部件的信息,作為CT指導原則中“產品配置表”的補充。

    2.產品性能研究

    2.1提供產品能譜成像技術的特點分析以及性能驗證。

    基于產品采用的能譜成像技術路線,從能譜分離度、時間相關性、時間分辨率、空間分辨率、視野范圍、劑量水平、成像速度這幾個方面分析產品能譜成像技術的特點,提供技術特點分析研究資料以及性能驗證測試資料。

    提供產品能譜成像功能工作流的詳細描述,包括圖像采集、圖像重建(如涉及)及圖像后處理(如涉及)的過程描述。說明物質分解或分析的步驟與圖像重建的順序關系。列明圖像重建及圖像后處理涉及的相關算法。

    2.2提供其他實現能譜成像功能的新技術/關鍵技術名稱,軟件或硬件的實現方式,驗證確認資料。新技術的設計與實現采用了國際標準或技術規范的,應提供相應名稱。若采用了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外的標準或模體進行測試的,應介紹相關信息及詳細的測試方法。

    2.3列明產品基于能譜成像技術提供的新應用:如提高圖像的對比噪聲比、金屬硬化偽影去除、減少輻射劑量等;臨床功能(如適用):如痛風分析、結石鈣化分析等;以及新增的臨床預期用途(如適用)并提供相關的驗證資料。

    3.輻射安全研究

    提供能譜成像功能的劑量評價研究資料。說明能譜掃描的劑量控制方法及實現方式。針對典型能譜掃描協議的劑量值,說明其參考和制定的依據并提交相關的支持性資料。

    4.軟件研究

    參照《醫療器械軟件注冊審查指導原則》[3]要求在軟件資料中提供能譜成像功能涉及的軟件功能及核心算法信息。對于全新的算法,需要提供算法的研究報告。

    如涉及采用深度學習算法等人工智能技術,應參照《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注冊審查指導原則》[4]提交相應資料。

    (四)臨床評價資料

    對于具有能譜成像功能的CT,注冊申請人應根據《醫療器械臨床評價指導原則》[5]和《醫療器械注冊申報臨床評價報告技術指導原則》[6]的要求提交包含能譜成像功能臨床評價內容的臨床評價資料。

    1.同品種臨床評價

    對能譜成像功能進行同品種臨床評價,應優先選擇和申報產品采用相同或同類能譜成像技術的CT產品作為同品種醫療器械開展能譜成像功能的對比,并依據《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設備同品種臨床評價技術審查指導原則》[7](簡稱CT同品種指導原則)的要求提供申報產品與同品種產品的對比信息以及相關的支持性資料。對比項目應包括能譜成像功能涉及的基本原理、結構組成、性能要求以及適用范圍等方面的內容。

    對于如下情況應視為申報產品和同品種產品具有影響圖像質量的差異性,需要針對能譜成像功能根據CT同品種指導原則的要求需開展模體試驗,必要時提供人體影像樣本數據進行確認。(1)申報產品和同品種醫療器械采用不同能譜成像技術;(2)申報產品和同品種醫療器械雖然采用相同能譜成像技術,但是關鍵部件、掃描參數等的差異影響圖像質量,如使用不同晶體材料的探測器、不同材料的能譜濾板,設置不同的高低能管電壓等。

    如開展模體試驗,模體試驗應符合CT同品種指導原則中的模體試驗基本原則。模體試驗的具體試驗要求和方法可參考YY/T 1766.3。試驗條件需列明申報產品與對比產品的臨床協議及對應的掃描劑量。試驗指標應包括產品能譜成像功能可以提供的全部類型圖像的性能指標,包括用于常規診斷的圖像以及能譜圖像。對于不同類型圖像需要對比的性能指標要求見下表2。

    表2 模體試驗涉及的圖像性能指標
    圖像類型
    噪聲
    空間分辨率
    低對比度分辨率
    其他1
    用于常規診斷的圖像
    適用
    適用
    適用
    /2
    能譜圖像
    虛擬單色圖像
    適用(70KeV或制造商規定的中值keV)
    適用(70KeV或制造商規定的中值keV)
    適用(70KeV或制造商規定的中值keV)
    物質定量性能
    有效原子序數圖像
    /
    /
    /
    物質定量性能
    電子密度圖像
    /
    /
    /
    物質定量性能
    物質分離圖像
    適用
    適用
    /
    物質分離性能
    物質濃度分布圖像
    /
    /
    /
    物質定量性能

    注1:其他中的物質定量性能和物質分離性能指本文附件1中列明的相關性能指標。

    注2:“/”表示不需要提供該項內容的模體試驗結果。

    如需進行人體影像確認,應按照CT同品種指導原則中的人體影像確認基本原則提供通過能譜成像功能獲得的人體影像樣本并根據相應的評價標準進行評價。人體影像需覆蓋能譜成像功能在臨床使用中可以應用的人體部位,包括血管、頭頸、心臟、胸部、腹部及骨骼肌肉[8]。申請人應根據產品的臨床應用提供上述部位涉及的不同類型能譜圖像。對于各人體部位某一臨床協議下不同臨床用途的能譜圖像樣本數量不少于1例。如應用于血管成像(CTA)的虛擬單色圖像,包括低能量虛擬單色圖像和高能量虛擬單色圖像;應用于血管成像(CTA)的物質分離圖像,包括虛擬平掃圖像和鈣抑制圖。低能量的虛擬單色圖像可提高碘對比劑CT值、優化圖像質量,高能量的虛擬單色圖像能夠有效抑制線束硬化偽影。物質分離圖像中的鈣抑制圖可以通過自動去骨改善血管的顯示,虛擬平掃圖像可以減少輻射劑量(相對常規CT成像)。考慮上述應用于血管成像的不同能譜圖像具有不同的臨床用途及特點,對于可在血管成像時提供上述一種或幾種能譜圖像的CT產品,其人體樣本圖像中對應不同類型的能譜圖像應不少于1例。申請人應結合申報產品的特點,提供適用的不同人體部位的能譜圖像。

    對于人體樣本圖像,申請人可以參考CT同品種指導原則使用李克特(Likert)1-5分制量表評估圖像質量,也可以根據不同能譜圖像的臨床用途及特點制定合理的臨床影像質量評價標準。

    能譜成像功能人體影像側重于圖像質量的主觀評價,對于涉及定量分析的臨床應用應有模體試驗相關性能指標的客觀評價結果作為支持。

    2.臨床試驗

    如果采用同品種對比無法充分證明設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或者產品具有聲稱用于診斷的后處理功能,如物質鑒別等,應進行臨床試驗。產品臨床試驗的相關要求可參考醫療器械臨床評價指導原則和CT指導原則中的相關內容。臨床試驗中圖像質量的評價標準可以參考CT指導原則中圖像質量評價標準的相關要求,物質鑒別等功能的評價應考慮通過與臨床金標準的比較進行評價。

    四、參考文獻

    [1] 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設備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2018年第26號通告)[Z].

    [2] YY/T 1766.3-2023 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設備圖像質量評價方法 第3部分:雙能量成像與能譜應用性能評價

    [3] 醫療器械軟件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2年修訂版)(2022年第9號通告)[Z].

    [4] 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注冊審查指導原則的通告(2022年第8號通告)[Z].

    [5] 醫療器械臨床評價指導原則(2021年第73號通告)[Z].

    [6] 醫療器械注冊申報臨床評價報告技術指導原則(2021年第73號通告)[Z].

    [7] 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設備同品種臨床評價技術審查指導原則(2021年第2號通告)[Z].

    [8] 能量CT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中華放射學雜志》,2022, 56(5): 476-487)

    【附件】部分請掃描二維碼獲取原文

    掃描下方的二維碼訂閱“CIRS醫械合規動態”!實時傳遞最新醫療器械監管法規動態,分享醫療器械注冊成功經驗及經典案例跟蹤醫療器械最新產品安全與法規監管動態,獲得最新一手資訊。

    醫療器械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系。
    聯系我們
    杭州總部:+86 571 87206527
    北 京:+86 10 63984062
    上 海:+86 21 5077 8970
    聯系我們
    杭州總部:+86 571 87206527
    北 京:+86 10 63984062
    上 海:+86 21 5077 8970
  • <blockquote id="sqo4s"></blockquote>
  • <rt id="sqo4s"><kbd id="sqo4s"></kbd></rt>
  • <td id="sqo4s"></td>
    丝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