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ckquote id="sqo4s"></blockquote>
  • <rt id="sqo4s"><kbd id="sqo4s"></kbd></rt>
  • <td id="sqo4s"></td>
    食品
    瑞旭集團
    工業化學品
    日化品
    食品
    醫療器械
    農用化學品
    檢測認證
    可持續發展
    Search

    市場監管總局公開征求《關于推動建立完善生產經營單位食品安全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的意見(征求意見稿)》

    市場監管,生產經營,食品安全,意見

    為深入落實“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控制、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工作原則,推動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與從業人員同向發力,切實保障食品安全,有效防范遏制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起草了《關于推動建立完善生產經營單位食品安全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的意見(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25年3月13日。公眾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1.登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網址:http://www.samr.gov.cn),通過首頁“互動”欄目中的“征集調查”提出意見。

    2.通過電子郵件將意見發送至:lipeiran@samr.gov.cn,郵件主題請注明“《關于推動建立完善生產經營單位食品安全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反饋意見”字樣。

    3.信函寄至:北京市海淀區馬甸東路9號,市場監管總局食品協調司,郵編100088。請在信封注明“《關于推動建立完善生產經營單位食品安全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的意見(征求意見稿)》反饋意見”字樣。

    附件:關于推動建立完善生產經營單位食品安全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的意見(征求意見稿)       

    市場監管總局

    2025年2月12日

    關于推動建立完善生產經營單位食品安全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的意見

    (征求意見稿)

    為深入落實“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控制、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工作原則,鼓勵引導從事農業種植養殖、畜禽屠宰,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生產經營,食品貯存、運輸、寄遞、配送,食品進出口等業務的單位(以下統稱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主動參與食品安全監督,推動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與從業人員為切實保障食品安全同向發力,自覺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有效防范遏制食品安全事故發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現就推動建立完善生產經營單位食品安全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預防為主、全程控制,堅持過程嚴管、風險嚴控,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總體要求,推動建立完善生產經營單位食品安全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推動生產經營單位自覺主動、動態全面開展事故隱患自查自糾,走好食品安全領域“群眾路線”。

    2026年6月底前,推動以下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并實施食品安全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依法配備食品安全總監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和集中用餐單位食堂、實施生產許可管理的食品相關產品生產企業、網絡食品交易平臺;食品貯存、運輸、寄遞、配送單位。2027年12月底前,推動其他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并實施食品安全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

    二、推動生產經營單位明確內部報告的主要事項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推動生產經營單位結合自身業態和主要食品安全風險點,明確符合自身生產經營實際的食品安全事故隱患內部報告事項,包括但不限于:(一)人的不安全行為。違反有關生產經營過程控制的涉食品、食用農產品安全法律法規、標準規范;違反生產經營單位制定的崗位職責、操作規范等內部質量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等。

    (二)物的不安全狀態。設施設備的數量不能滿足所生產經營的食品品種、數量的需要;設施設備布局不合理可能造成交叉污染;未按照要求對設施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和檢測;貯存、運輸和裝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設備未保持安全、無害和清潔,可能污染食品等;食品原料、食品腐敗變質、感官性狀異常或不符合相關食品安全標準。

    (三)環境的不安全因素。未保持生產加工經營場所環境整潔;未與有毒、有害場所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規定的距離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未落實防鼠、防蠅、防蟲等有害生物防制措施;生產加工經營場所或設施設備溫度、濕度等不能保證食品安全等。

    (四)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未按照食品安全監管及行業管理法律法規、標準要求建立并落實保證食品及食用農產品安全的規章制度;未按要求配備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等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未按要求建立和落實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制度;未依法對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等。

    鼓勵從業人員在報告事故隱患的同時,提出整改的合理化建議。本意見中從業人員是指該單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各項工作的所有人員,包括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各崗位工人,也包括生產經營單位臨時聘用的人員和被派遣勞動者。

    三、推動生產經營單位細化內部報告獎勵的程序

    (一)明確報告途徑。推動生產經營單位明確受理從業人員報告食品安全事故隱患的部門和人員,一般由單位負責人或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擔任,可靈活采用微信小程序、電話、電子郵箱、意見箱等多種受理方式并在醒目位置向全員公示,簡化報告程序、暢通報告渠道,讓從業人員清楚“向誰報告、怎樣報告”。

    (二)認真核查整改。對從業人員報告的食品安全事故隱患,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食品安全總監要及時與報告人員溝通、商研并組織核查,核查屬實的要立即整改;無法立即整改的,要建立臺賬實行閉環管理,確保后續整改到位。要注重對從業人員報告隱患情況的分析,舉一反三研判現場管理、責任落實、設備設施、工藝技術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加以改進,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三)及時實施獎勵。鼓勵生產經營單位對報告食品安全事故隱患的從業人員及時進行獎勵,堅持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推動生產經營單位將內部報告獎勵納入本單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向全員公示,鼓勵“小隱患小獎,大隱患大獎”,對報告重大事故隱患等突出問題的予以重獎。

    四、加強組織實施

    (一)提升思想認識。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實行內部報告獎勵在消除突出問題隱患方面的積極作用,切實把推動建立完善內部報告獎勵機制作為加強改進食品安全工作的創新性、改革性舉措,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推動力度。

    (二)加強宣傳引導。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內部報告獎勵工作的宣傳,指導生產經營單位開展食品安全培訓,提升從業人員對本單位、本崗位食品安全風險和事故隱患的辨識能力,鼓勵員工積極主動報告食品安全事故隱患。

    (三)強化協同配合。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內部報告獎勵機制在生產經營企業切實落地見效。對內部報告獎勵機制推行好、取得明顯成效的,按照有關規定在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中予以適當加分。

    (四)實行正向激勵。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生產經營單位報告食品安全事故隱患從業人員合法權益的保護,結合實際對內部報告獎勵工作開展較好的單位和個人給予激勵引導。鼓勵生產經營單位依托工會等組織開展食品安全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工作。

    來源/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

    掃描下方的二維碼訂閱“CIRS食品合規互動”!實時傳遞最新食品監管法規動態,獲取最熱行業資訊,你想知道的最新一手資訊都在這里。

    食品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系。
    聯系我們
    杭州總部:+86 571 89716577
    上 海:+86 21 5077 8970
    日本產品:+86 571 86057827
    聯系我們
    杭州總部:+86 571 89716577
    上 海:+86 21 5077 8970
    日本產品:+86 571 86057827
  • <blockquote id="sqo4s"></blockquote>
  • <rt id="sqo4s"><kbd id="sqo4s"></kbd></rt>
  • <td id="sqo4s"></td>
    丝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