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涉及物質:正丁基硫代磷酸三胺NBPT(CAS No.: 94317-64-3;EC No.: 435-740-7)。
事件經過:2013年8月5日,歐盟化學品管理署(ECHA)針對NBPT向所有完成注冊者及潛在注冊人發送郵件,要求所有企業履行數據共享義務及聯合提交的責任。同時,ECHA表示將重點審查NBPT單獨提交卷宗和聯合提交卷宗中的數據。不合規的注冊將逐漸浮出水面。
REACH第二個注冊截止期已經結束,大部分企業也已經獲得注冊號,順利獲取產品出口歐洲的準入證。獲得注冊號只是表明了企業可以進入歐盟市場,如果企業在REACH注冊中有違規操作,那么這將是另一個危機的開始。瑞旭技術以NBPT為例,向企業介紹REACH注冊中常出現的違規操作及其嚴重性,希望借此能讓企業正確認識違規風險,理性分析代理機構的一些“擦邊”建議。
違規操作1:單獨提交卷宗
從ECHA官網注冊物質查詢結果來看(查詢地址),物質NBPT(CAS No.:94317-64-3;EC No.:435-740-7),除一個NONS通報外,共有5個注冊卷宗,其中4個單獨提交,1個為聯合提交。很明顯,這與REACH法規要求,只允許對一個物質進行單個聯合提交相違背。
早前,對是否可以單獨提交注冊卷宗,業界一直存在爭議。2012年7月,歐洲化學工業委員會(Cefic)官員針對物質注冊卷宗存在重疊提交的現象,提出在缺乏正當理由情況下,某些主管當局可以將企業的單獨提交行為視為違反REACH法規11條“多注冊人聯合提交數據”的規定。2013年年初,歐盟化學品管理署(ECHA)以郵件的形式再次表明態度,明確了根據REACH法規第11條“多注冊人聯合提交數據”和19條“多注冊人聯合提交關于分離中間體的數據”,只允許對一個物質進行單個聯合提交。ECHA重申如果企業未履行聯合提交義務,則被視為違反REACH法規,將在未來的執法中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合規的企業或代理機構,均應在收到確定消息后,及時對注冊卷宗進行更新調整,以確保合規。
違規操作2:不滿足條件的情況下,物質按中間體進行注冊
根據REACH法規,物質如果為嚴格可控中間體,注冊將享受極大優惠,除數據費用大幅降低外,行政費也按最低標準進行收取。基于以上原因,企業在進行注冊前,都會對物質進行分析以確認是否為嚴格可控中間體。如果不滿足條件,則物質只能進行常規注冊。
還是以NBPT為例,查詢結果顯示有2個注冊號是按照中間體用途進行注冊。據了解,NBPT是重要的尿激酶活性抑制劑,主要用于農業生產中,根本不符合REACH法規中的中間體定義,所以無法按照嚴格可控中間體進行REACH注冊。但明顯的,有企業或代理機構錯誤對物質進行REACH注冊。
違規操作3:選取質量極差的數據完成注冊
繼續以NBPT物質為例,其中有1個為聯合提交,2家企業選擇了以成員方式完成注冊。在仔細審查了卷宗中的數據尤其是毒理學和生態毒理學數據后,可以發現所有的數據是否在GLP實驗室完成這欄,都選擇沒有數據,作者都選擇了匿名,實驗細節部分都僅僅只有一個簡單的摘要。這樣的一份卷宗在接受ECHA審核后的結果只有一個:毒理學和生態毒理學數據需要提供完整的實驗報告摘要,意味著企業后期將面臨花費大量的費用補充所有的相關數據,一旦沒有在ECHA給出的期限前補充數據,將面臨注冊號失效的風險。
除以上3個違規行為外,常見的還有貿易商進行REACH(預)注冊等。詳情
雖然ECHA表示對于注冊卷宗的抽查比例僅為5%,但卻主要集中在容易出現問題的卷宗上。如單獨提交卷宗,系統將其自動篩選出來,提交給ECHA進行卷宗符合性審查;對于中間體卷宗,ECHA于2012年開始對中間體進行大規模的審查,由系統對中間體卷宗做篩選,再由ECHA及成員國對卷宗進行評估審查,并可能采取走訪的形式判斷企業是否符合嚴格可控條件。此外,如果遇到企業投訴或舉報,ECHA將會立即著手進行調查。整體抽查比例5%看似很低,但對于容易出問題的卷宗,抽查比例可能達到50%以上,所以千萬不要為一時的便利而采取一些違規操作,為未來的貿易埋下炸彈。對于代理商的一些違規提議,還是建議企業多方了解,理性分析,畢竟最后為違規買單的,主要還是企業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