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1日REACH注冊截止期即將到來,參與聯合注冊的企業陸續購買SIEF領頭注冊人(LR)所出售的數據授權信,通過購買數據授權信LOA獲得參與REACH-IT聯合提交token號,并依此完成REACH注冊。
數據費用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歐元,對企業來講是個不小的費用支出。很多企業不禁要問,企業或唯一代表可以直接和LR就數據費用進行還價嗎?有唯一代表宣稱可以直接與LR還價,降低數據費用,事實真是如此嗎?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先從LOA的計算模式分析:LOA最簡單的計算模型就是總的數據費用加上管理費用,然后除以注冊人數,按照人數平攤;如果考慮到注冊噸位的不同,會考慮不同噸位數據費用的差異后,按照噸位的不同進行分攤。因此影響注冊費用的關鍵因素就只有兩點:總的費用包括數據費用和管理費用,以及注冊人數。
對于注冊一個物質而言,總的數據費用就勞動支出費用在提交卷宗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后期會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以及管理費用增加等因素,有小幅的增加。因此從影響LOA費用的關鍵因素來看,真正會大幅度影響LOA價格的因素只有一個,就是注冊人數的波動,尤其是對于注冊人較少的物質,每增加一個注冊人,就有可能大幅降低LOA費用。
對于數據費用還價的問題,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種操作的可能性。REACH法規是一部歐盟境內的法規,LR在制定LOA價格的時候,要求必須符合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如果允許機構還價拿到更低的LOA價格,那么意味著對其他機構不公平,LR如果采取此操作,屬于觸犯了歐盟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將面臨巨額的賠償,所以LR而言是絕對不可能冒此風險的。因此,沒有一家企業可以和LOA還價獲得特殊的LOA價格。
此外,存在少數情況,LR會根據注冊人數實時計算LOA價格,即每增加1個注冊人,會導致LOA價格立即改變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實質是由于注冊分攤人數的增加,而導致的LOA費用降低,而不是由于代理機構的談判導致的價格降低,也不是還價的結果。最終LR計算的LOA費用,無論是哪家企業,拿到的最終的價格都會是一模一樣的。
在某些時刻,LR會對總費用以及人數進行重新核算,也會導致LOA價格波動。因此,LOA價格通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僅僅在某些特定的日期內有效。
如果企業對LR提供的數據費用共享方案存在異議,可與LR進行溝通解決,如果仍未能解決爭議,企業可向ECHA提交爭議獲得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