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 韓國環境部正式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交《化學品注冊與評估法案》(K-REACH)實施令的修訂草案,旨在進一步強化對化學品全生命周期的監管,保護人類健康、動植物安全及生態環境。該草案即日起進入公眾意見征詢階段,公眾可在2025年4月14日前提交建議。
此次修訂圍繞危險物質分類、評估機制及信息公開透明度展開,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 明確危險物質分類標準
草案新增“人類急性危險物質”“人類慢性危險物質”及“生態危險物質”三類定義,并細化其指定標準,為后續風險評估和管理提供清晰依據。
2. 設立危害評估委員會
草案為成立專業化的危害評估委員會提供法律基礎。該委員會將作為韓國化學品評估委員會的分支機構,負責系統性審查化學物質的潛在風險,提升科學決策能力。
3. 擴大危害評估覆蓋范圍
更多化學物質將被納入強制危害評估范疇,強化對高風險物質的主動篩查與管控。
4. 增強信息公開要求
新規擴大了必須公開的化學品信息范圍。即使企業依據K-REACH申請保護商業機密(CBI),出于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的需要,部分關鍵數據仍需披露,包括化學物質通用名稱、用途、安全使用指南、廢棄物處理建議及危害性摘要等。此舉旨在促進社會監督。
5. 優化監管執行機制
韓國環境公社(KECO)將統一接收“唯一代表”(OR)的任命或解職報告并發布通知。此外,區域環境辦公室將直接負責企業數據提交、現場檢查等事務,簡化跨機構協作流程。
韓國環境部表示,修訂草案預計于2025年8月7日正式通過并生效。新規實施后,化工行業需全面調整合規策略,以適應更嚴格的分類、評估及信息披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