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國會于2025年2月5日正式啟動《化學物質評估與登記法》(K-REACH)修訂立法程序,重點解決化學物質聯合提交制度中的爭議性問題,并填補外國制造商委托的唯一代表OR變更制度的法律空白。此次修訂于2025年2月7日至21日進行國會審議,被視為韓國完善化學物質管理體系的重要舉措。
聯合提交制度系統性升級
修正案核心聚焦于提升化學物質聯合提交注冊流程的公平性與透明度。根據現行規定,年制造或進口1噸以上現有化學物質的企業需通過聯合體進行聯合提交,但后期加入的注冊申請者常面臨聯合體單方面制定費用分攤方案、缺乏費用依據公開機制等問題。
新法案通過新增第15條、第16條第3款至第16條第5款建立爭議調解體系:
- 當潛在注冊成員因資料選擇、費用分攤等爭議影響注冊進程時,可向環境部長申請調解
- 環境部長需在90天內提出調解方案,并可強制要求相關方提交費用核算明細
- 針對不合理使用費爭議,新增"注冊資料提交延期"機制,允許申請者最長獲得兩年緩沖期,但逾期未達成協議將取消注冊資格
明確外國制造商委托的唯一代表連續性
現行制度下,外國制造商指定的唯一代表(OR)在變更時存在法律效力空白。修正案新增第45條第2款及第4款規定:
- 新任OR自動繼承原OR處理的所有注冊業務法律效力
- 要求新任OR須在任命后1個月內向環境部報備
此舉旨在保障跨國企業業務連續性和法律穩定性,消除因OR更迭導致的合規風險。
強化制度執行框架
法案同步完善OR制度運行細則,明確國外制造商更換OR時,原OR完成的化學物質注冊效力將轉移至新任OR。環境部長被賦予更大監管權限,可要求利益相關方出席陳述意見,并通過環境部令細化調解程序。
根據附則,修正案將在公布6個月后正式實施,其中OR相關條款自公布日起立即生效。環境部表示,此次修訂雖然還未正式立法,但不僅標志著韓國化學管理體系進入制度優化新周期,更為全球REACH法規演進提供了"爭議調解制度化、主體變更規范化、監管介入程序化"的創新型解決方案,展現出監管韌性提升與治理能級躍遷的雙重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