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ckquote id="sqo4s"></blockquote>
  • <rt id="sqo4s"><kbd id="sqo4s"></kbd></rt>
  • <td id="sqo4s"></td>
    工業化學品
    瑞旭集團
    工業化學品
    日化品
    食品
    醫療器械
    農用化學品
    檢測認證
    可持續發展
    Search

    二氧化鈦的最新分類進展:歐盟法院維持撤銷“致癌”分類的決定

    2025年8月1日,歐盟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法國與歐盟委員會的上訴,維持歐盟普通法院2022年11月的裁決,正式撤銷將“特定粉末狀二氧化鈦”列為致癌物質的分類。這一結果意味著圍繞二氧化鈦長達數年的“致癌”爭議暫告一段落。

    爭議始末

    二氧化鈦因其優異的遮蓋力和白度,被廣泛應用于涂料、藥品、食品等領域。2016年,法國食品安全、環境及勞動衛生署(ANSES)向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提交提案,要求將粉末狀二氧化鈦列為“吸入性致癌物”。2017年,ECHA風險評估委員會(RAC)采納意見,支持將其歸為“2類可疑致癌物”。2019年10月,歐盟委員會通過2020/217號授權條例,正式把“粉末狀二氧化鈦(粒徑≤10微米的顆粒含量≥1%)”列入“2類可疑致癌物”,并要求加貼“H351:吸入可能致癌”的警示標簽。當前分類和標簽如下:

    二氧化鈦,歐盟,致癌

    二氧化鈦,歐盟,致癌

    多家二氧化鈦制造商、進口商及下游用戶隨即向歐盟普通法院提起訴訟。2022年11月,普通法院認定歐盟委員會在采納關鍵科學研究時“存在明顯錯誤,且未能充分證明二氧化鈦本身具有致癌的內在屬性,遂判決撤銷該分類。法國與歐盟委員會不服,向歐盟法院提起上訴。

    裁決結果

    歐盟委員會提供的動物實驗數據(大鼠吸入二氧化鈦導致的肺部腫瘤)無法直接推斷對人體致癌,二氧化鈦致癌的主因是顆粒原因,而非本身具備致癌性,致癌性分類缺乏可續依據。

    歐盟法院在8月1日的判決中指出,盡管普通法院超越了司法審查的權限范圍,但撤銷爭議分類與標簽的決定仍然合理。普通法院完全有權認定風險評估委員會未充分考慮評估相關科學研究所需的所有關鍵因素。

    后續走向

    歐盟委員會可在嚴格遵循科學評估程序的前提下,重新評估二氧化鈦的危害。歐盟法院強調,任何新的分類必須基于“充分、可靠且全面的科學數據”。目前,歐盟層面暫無立即重啟評估的時間表。

    企業在向歐盟出口含有二氧化鈦的產品時,無需粘貼H351:吸入可能致癌的警示標簽,對于相關廠家而言,是重大利好消息。

    https://curia.europa.eu/jcms/upload/docs/application/pdf/2025-08/cp250099en.pdf

    掃描下方的二維碼訂閱“化規通”!聚焦中國, 放眼全球, 關注化學品合規風險,全球REACH、禁限用物質、下游產品應用法規、危化危貨、供應鏈合規和雙碳,最新一手資訊。

    化規通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系。

    聯系我們
    服務熱線:4006 721 722
    電 話:+86 571 87206555
  • <blockquote id="sqo4s"></blockquote>
  • <rt id="sqo4s"><kbd id="sqo4s"></kbd></rt>
  • <td id="sqo4s"></td>
    丝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