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歐盟委員會在REACH-CLAP聯合咨詢機構CARACAL-54會議上,正式公布了REACH法規改革最終提案。歐洲化學工業理事會(Cefic)指出:數字化改造預計使中小企業成本激增40%,10年重審周期與復雜混合評估模型可能拖慢創新藥物研發進程。
以下直指計劃或已經進入歐盟市場的化妝品企業密切相關的幾大核心問題:
1.注冊有效期縮短至10年
化妝品產品在REACH法規被定義為混合物,需要對每種出口歐盟超過1噸/年的組分進行注冊。如果注冊有效期被縮短為10年,意味著出口歐洲整個化妝品供應鏈需要對物質再走一遍注冊流程,會導致中小企業應對成本激增。
2.注冊號可被取消
企業花巨資完成注冊,但如果領頭注冊人的卷宗未能通過完整性審核或未能及時更新卷宗,ECHA有權利取消注冊號。這種情況下,相當于注冊的花費全部打水漂。
3.數據要求更高
新增的安全評估包括新的PMT, EDs等分類,要證明非這些分類,需要開展一些昂貴的測試,可能會導致注冊成本激增。
4.聚合物也要重新注冊
已有的REACH法規中,聚合物只要注冊單體或其他物質即可。新的提案中,聚合物需要進行分類管理。一般而言,不滿足低關注度聚合物的聚合物需要對整體進行注冊。由于聚合物應用廣泛,波及的企業預計是大多數。
5.產品的電子護照
在法規提案中,電子護照(DPP)被認為解決供應鏈信息溝通的最好方式,尤其在解決產品中是否含有關注物質的信息傳遞方面會起到很大作用。DPP已經在新的電池法中強制實施,預計很快會推廣到玩具,消毒劑,紡織物,家具等行業,化妝品行業預計也會有類似的規定。
6.SDS數字化
需要提供數字化的SDS,并與產品的數字產品護照(DPP)保持一致。雖然化妝品成品可豁免REACH法規第4章供應鏈信息的傳遞,但出口的原料部分還是需要提供SDS,并建立DPP,對相關企業而言,會造成應對成本增加。
7.海關執法聯動
海關在執法過程中,可要求進口商提供成員國語言編制的SDS,并且會檢查進口商或OR的注冊號或授權號(如果需要)。計劃在法規生效后4年內打通REACH數據庫系統與海關系統,因此上述檢查可以自動實現。
8.遠程銷售
目前,從歐盟外地區到歐盟消費者的遠程銷售缺乏一個REACH義務合規經營商,為填補這一空白,提出必須要有運營商負責REACH合規性,對通過電商方式賣到歐洲的貨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9.其他
其他提案還包括納米材料要求,限制動物測試等,這里就不一一而足。
后續步驟
歐盟委員會關于REACH法規的公眾評議將于2025年4月25日截止,最終立法文本預計在2025年第四季度發布,相關利益方(尤其是制造商、進口商和下游用戶)應審查注冊時限和數據要求,評估供應鏈數字化準備情況,對相關條款提供意見。
目前公眾評議還在進行中,如果您有意見或者建議,請及時和我們聯系,我們會代表您行使評議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