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日本環境部正式發布《全球化學品框架(GFC)-使地球免受化學品和廢物危害-國內實施計劃(草案)》,并宣布自即日起至2025年3月21日公開征求公眾意見。公眾可通過郵寄或電子政府平臺提交建議。該草案旨在落實2023年9月于德國通過的全球化學品管理新框架,通過多部門協作,實現化學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以保護環境與人類健康。
背景
GFC是繼2006年啟動的《國際化學品管理戰略性方法(SAICM)》的后續框架,主要目標是通過預防或最小化化學品和廢物的危害,推動全球化學品安全治理。日本于2024年4月成立跨部門聯絡會議,聯合農業、環境、衛生等領域的政府機構、企業、學術界及民間團體,通過多輪政策對話,共同制定了這一草案。該計劃強調“全生命周期管理”,覆蓋化學品的生產、使用到廢棄各環節,并與國際標準接軌。
五大戰略目標
根據草案,日本將圍繞GFC的五大戰略目標推進國內行動:
- 戰略目標A:構建法律框架與治理能力
1. 到2030年,完善國內法律體系,防止或最小化化學品危害,打擊非法貿易,并確保對國內禁止的化學物質的出口進行通報、規制和禁止。
2. 強化中毒情報中心的能力建設,確保具備全面的化學品風險應對培訓體系。
3. 到2035年,逐步淘汰高毒性農藥,
- 戰略目標B:數據透明與知識共享
1.到2030年,開發并實施關于化學物質的安全性、可持續性、更安全的替代品以及化學物質和廢物風險減少益處的教育及培訓。
2.到2035年,生成全面的化學品特性、生產及排放數據,并向公眾開放。
3.推動實施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簽制度(GHS)。
- 戰略目標C:優先處理高風險問題
1.針對特定高風險化學品,制定明確的時間表與行動計劃,集中資源優先解決。
- 戰略目標D:推廣安全替代與可持續方案
1.到2030年,增強對更安全和可持續農業實踐的支持,包括農業生態學、綜合病蟲害管理,以及在適當情況下使用非化學品替代品。
2.到2030年,主要經濟和工業部門將制定并實施可持續的化學物質和廢物管理戰略,優先處理需要關注的化學物質,減少其在產業鏈中的影響,并盡可能減少其輸入。
3.到2035年,將實施鼓勵在整個生命周期中使用更安全的替代品和可持續方法的政策,包括應用可用的最佳技術、綠色采購和循環經濟方法。
- 戰略目標E:強化資源整合與國際合作
1.到2030年,通過各種方法將化學物質和廢物適當管理的成本內部化。
2.到2030年,加強化學品治理與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等全球議題的協同。
3.到2035年,將通過實施所有相關部門的計劃、預算及開發計劃和開發援助政策與程序,將化學物質和廢物的適當管理主流化。
下一步計劃
日本計劃于2026年GFC國際會議上提交進展報告,并根據國際機制修訂國內計劃。環境部呼吁各界積極參與意見征集,共同完善草案細節。
https://public-comment.e-gov.go.jp/pcm/detail?CLASSNAME=PCMMSTDETAIL&Mode=0&id=195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