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ckquote id="sqo4s"></blockquote>
  • <rt id="sqo4s"><kbd id="sqo4s"></kbd></rt>
  • <td id="sqo4s"></td>
    農用化學品
    瑞旭集團
    工業化學品
    日化品
    食品
    醫療器械
    農用化學品
    檢測認證
    綠色雙碳
    Search

    農藥即將告別“高毒時代”

    來源 中國商務新聞網 作者

    中國,農藥,登記,高毒,管控

    農業農村部力爭5年內淘汰高毒農藥,并力推實現登記超過15年的老舊農藥周期性評價全覆蓋。與此同時,農業農村部將重點啟動對登記15年以上的品種開展周期性評價工作。同時,農業農村部還將繼續推進小宗作物用藥登記。

    高毒農藥管控措施趨嚴

    記者了解到,農業農村部將按照“循序漸進、分步實施、多措并舉”的原則,力爭5年內淘汰高毒農藥,并力推實現登記超過15年的老舊農藥周期性評價全覆蓋。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農化項目部經理唐艷霞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唐艷霞在農藥行業耕耘5年有余,具有豐富的農藥法規應對經驗。

    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已經淘汰了六六六、滴滴涕等43種高毒高風險農藥,據唐艷霞介紹,目前農業上使用的在登記有效狀態的高毒農藥有10種,分別為涕滅威、水胺硫磷、甲拌磷、甲基異柳磷、滅線磷、氧樂果、磷化鋁、克百威、滅多威、氯化苦。

    農業農村部對高毒農藥將采取更嚴厲的管控措施,我國正在使用的高毒農藥,將依據風險大小和替代產品生產使用情況,將加快淘汰進程,以降低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風險。唐艷霞告訴記者,目前涕滅威、水胺硫磷、甲拌磷完成了可行性論證,擬境內禁用并將于2018年退出;甲基異柳磷、滅線磷、氧樂果、磷化鋁淘汰方案也已啟動,將力爭于2020年前退出;氯化苦、克百威和滅多威將力爭于2022年前退出。

    與此同時,農業農村部將重點啟動對登記15年以上的品種開展周期性評價工作。據初步統計,目前我國登記超過15年的農藥品種有478種。農業農村部初步選定草甘膦、多菌靈等10種農藥開展再評價,并力推其他登記超過15年的農藥品種實現周期性評價全覆蓋。

    據悉,歐美國家很早就開展了農藥的周期性評價,我國2017年發布的《農藥登記管理辦法》也正式將“對登記15年以上的農藥品種組織開展周期性評價”納入了法規范疇。唐艷霞表示,組織周期性評價主要是為了確保老的農藥產品能符合不斷發展的管理政策要求,達到最新的安全標準,其主要意義是評估老的農藥產品是否出于此前技術限制或法規原因,而未發現其可能對人或環境產生的潛在危害性或風險性,以此來保障人類或生物、環境的安全。

    唐艷霞告訴記者,根據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的評審結果,若發現已登記農藥對農業、林業、人畜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等有嚴重危害或者較大風險時,會采取撤銷或者變更相應農藥登記證,必要時決定禁用或者限制使用并予以公告等措施。

    農藥企業的機遇與挑戰

    我國加快淘汰高毒農藥勢必將對國內的農藥企業產生影響,農藥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和農藥生產企業的發展方向也將發生調整,農藥企業將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

    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農化項目部經理唐艷霞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高毒農藥的禁用和淘汰是大趨勢,在這個過程中,一些不規范的中小企業會破產、倒閉并被淘汰出局,最終會使產能集中到實力和創新研發能力兼具的大企業上,并促使其調整產能,精簡產品,并著手研發替代產品,這些影響是積極和正面的,并終將引導農藥行業向可持續方向發展。

    唐艷霞說:“農藥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是高效、綠色、生態安全、經濟,而這也是2017年頒布的新《農藥管理條例》中對于農藥企業的期盼。”

    記者了解到,農業農村部目前重點支持研發高效、低風險、低殘留農藥,加快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等綠色農藥的登記,同時倡導實施農藥零增長,這是未來農藥生產企業需要考慮的發展方向。

    唐艷霞建議,出于我國目前的環保壓力以及國內外農藥行業的競爭壓力,農藥企業目前的發展方向主要是轉變以及升級產業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加大投入、增加自主研發力度,實現產品綠色生產、自主創新,擁有國際競爭力。

    目前國內農藥生產企業主要的困境是自主研發產品少,創新力較差,應對歐美國家登記壁壘知識欠缺,在國際上競爭力較弱;但是目前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為國內農藥企業走出去提供了一個平臺,能否通過“一帶一路”,打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藥市場,既是農藥企業的機遇也是挑戰。

    2017年發布的新《農藥管理條例》首次加入了農藥使用者違規使用農藥的懲處條例,加強了農藥使用者的責任,對于農藥的合理使用有了較好的保障。唐艷霞表示,主管當局應加強農藥法規的宣傳,著重宣傳新法規中對于使用者違規使用農藥的懲處條款,以此來加強農藥使用者的法規意識,來正確認識并合理使用農藥;這樣通過農藥的終端正確使用能倒逼不合法的企業或是經營者來正規生產、經營農藥;甚至能一定程度上杜絕網上泛濫的假農藥。

    小宗作物用藥登記亟待進一步推動

    我國農藥產業發展理念要從粗放發展向綠色發展轉變,產業主要矛盾要從“有和無”向“優和精”轉變,發展定位要從農藥大國向農藥強國轉變。農業農村部表示,未來將繼續推進小宗作物用藥登記。

    與動輒上千萬畝種植規模的大宗作物相比,火龍果等種植面積小、種植區域相對零散的作物屬于小宗特色作物。由于小宗特色作物種類繁多,種植面積不大且較為分散,農藥使用量有限,農藥生產企業從經營利潤上考慮,不愿意花費時間和金錢在這些作物上進行田間試驗和農藥登記,導致在小宗特色作物上的農藥登記產品幾乎沒有。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種植戶或零售店根據經驗來超范圍推廣使用農藥的情況非常普遍。

    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農化項目部經理唐艷霞告訴記者,針對小宗特色作物登記用藥短缺、登記困難、登記費用與產品經濟收益不對等而導致企業不愿登記等情況,此前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從技術上組織專家制定了《小宗作物病蟲群組目錄》,同時從政策上通過組織地方農業部門、行業協會和農藥企業聯合實驗,集中申報評審、縮短登記時間,雙向并舉來推進小宗作物用藥登記。

    幾年來,我國共批準了特色小宗作物登記農藥產品1000余個,茭白、草莓、芹菜、姜、蒜、藕等小宗特色作物上的用藥登記工作取得良好的進展,楊梅、獼猴桃、三七、鐵皮石斛等“無藥可用”的問題也得到了一定緩解。

    唐艷霞表示,雖然小宗作物無藥可用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緩解,但像一些作物如山核桃農藥登記數量仍為1個,火龍果、百香果、香芋農藥登記數量甚至仍是零。因此也造成了當這些作物發生病害時,農民在無藥可用的情況下會根據自身經驗超范圍使用農藥,造成農產品中農藥殘留超標,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等。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農業部一直致力建立特色小宗作物用藥登記長效機制,鼓勵小宗作物用藥登記,同時地方省市紛紛出臺小宗作物登記優惠政策。如山東省出臺的小宗作物用藥登記優惠政策,登記費用比較低,降低額度可達50%以上;登記時間縮短,小宗作物用藥登記實行綠色通道審批。但這僅限于擴作登記,不適合首次登記。再如浙江省則編制了《浙江省特色優勢作物農藥登記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20)》,從2012年開始設立小宗作物農藥登記財政補貼項目。到2020年,浙江省有望新增200個登記農藥,屆時,推廣應用面積將達到1000萬畝次以上。

    我們的服務:


    掃描下方的二維碼訂閱“ 農化法規服務站 ”!提供農化行業最新的法規政策與行業資訊,深入解讀專業的法規與登記技術,集萃行業大咖獨家觀點,最新一手資訊都在這里。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系。
    聯系我們
    北京:+86 10 63984032
    上海:+86 21 5077 8970
    杭州:+86 571 88235092
    聯系我們
    北京:+86 10 63984032
    上海:+86 21 5077 8970
    杭州:+86 571 88235092
  • <blockquote id="sqo4s"></blockquote>
  • <rt id="sqo4s"><kbd id="sqo4s"></kbd></rt>
  • <td id="sqo4s"></td>
    丝瓜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