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ckquote id="sqo4s"></blockquote>
  • <rt id="sqo4s"><kbd id="sqo4s"></kbd></rt>
  • <td id="sqo4s"></td>
    工業化學品
    瑞旭集團
    工業化學品
    日化品
    食品
    醫療器械
    農用化學品
    檢測認證
    綠色雙碳
    Search

    《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指南(征求意見稿)》發布 ——12號令下新化學物質登記管理工作的重點變化

    來源 瑞旭集團 作者

    背景:2020年4月29日,生態環境部已經公布了修訂后的《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12號)(以下簡稱“12號令”或《辦法》),并將自2021年1月1日期施行。與自2010年10月15日起施行的《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7號)相比,12號令在管控重點、登記類型和材料要求、登記后的跟蹤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全面修訂。作為12號令實施的重要配套規范性文件,《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也在修訂中,將對12號令中有關規定進行細化,明確具體的實施要求,為企業開展新化學物質登記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導。

    登記,物質,化學,要求,環境管理

    2020年8月17日,生態環境部官方網站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指南(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指南(征求意見稿)》主要包括登記范圍、登記類型、登記程序、登記申請材料要求、聚合物特別規定、新用途環境管理登記、重新登記、登記證變更、撤回與撤銷以及登記后跟蹤管理等方面內容,規范了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行為,指導申請人和代理人辦理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工作,履行《辦法》責任和義務。

    根據《指南(征求意見稿)》,我國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要求有哪些重要變化?瑞旭集團研發中心新化學物質技術團隊為您歸結如下:

    一、登記物質范圍

    1、增加明確了“已列入《中國現有化學物質名錄》(以下簡稱《名錄》)并實施新用途環境管理的化學物質,用于允許用途以外的其他工業用途”時,應當辦理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

    2、增加明確了“醫藥原料藥”和“農藥原藥”不適用《辦法》,不需要辦理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但是,改變為其他工業用途且屬于新化學物質的,應當辦理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

    3、增加明確了“具有特定功能的產品或配制品,如粘合促進劑、螯合劑、絮凝劑、表面處理劑等,為實現其特定功能而發生化學反應產生的化學物質”,豁免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

    二、登記類型與特殊形式

    登記類型

    常規登記

    簡易登記

    備案

    登記條件

    年生產或進口量10噸以上;

    年生產或進口量1噸以上不滿10噸;

    (1)年生產或進口量不足1噸;或

    (2)新物質單體或反應體含量不超過2%的聚合物或低關注聚合物,且不符合排除情形;

    申請條件要求由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常規登記、簡易登記和備案。符合低申請條件的新化學物質允許選擇高申請條件辦理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換發新的登記證。

    常規登記與簡易登記均包括系列登記與聯合登記兩種特殊形式。其中,系列登記中新化學物質數量不超過6個,且應分別提供理化特性數據,并至少提交一項相同的健康毒理學和生態毒理學數據。辦理聯合登記時,如有多個境外申請人時,應指定同一代理人開展登記。

    三、技術評審與抽查

    1、常規登記申請材料,將由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以下簡稱固管中心)開展并組織專家委員會對相關內容進行技術評審,提出常規登記技術評審意見。

    2、簡易登記申請材料,將由固管中心對相關內容進行技術評審,提出簡易登記技術評審意見。

    3、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常規登記或簡易登記的技術評審不予通過:

    登記類型

    不予通過的情形

    常規登記、簡易登記

    登記申請過程中存在隱瞞或者弄虛作假等情況的;

    常規登記、簡易登記

    名稱或標識信息有誤;

    常規登記、簡易登記

    測試報告或者資料不符合要求或質量較差;

    常規登記

    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內容存在較大缺陷或遺漏等不足以對新化學物質環境風險作出全面評估的;

    常規登記

    環境風險評估發現有不合理環境風險或環境風險控制措施不適當的;

    常規登記

    不符合高危害化學物質申請活動必要性要求的;

    常規登記、簡易登記

    未在6 個月內補充提交相關測試報告或者資料的。

    簡易登記

    申請物質同時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積性和毒性的;

    簡易登記

    存在累積環境風險的;

    4、申請人提交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備案材料后,即可按照備案內容開展新化學物質相關活動。固管中心將對備案材料的符合性進行隨機抽查。其中,對于經抽查發現備案物質不符合備案條件、應當辦理常規或簡易登記證的,生態環境部取消備案;對未開展新化學物質相關活動的,責令限期改正;對已經開展新化學物質相關活動的,視同未取得登記證生產或者進口新化學物質,按照《辦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給予處罰。

    四、數據來源、測試機構與測試方法

    1、申請數據包括最低要求數據和其他數據。最低要求數據應源自測試報告,其他數據優先源自測試報告。在無法進行實際測試的特殊情況下,申請數據也可以來自非測試數據,但應充分說明理由、方法或數據來源、依據等。

    2、境內測試機構應當依法取得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境外測試機構,提供理化特性測試數據的應當符合ISO17025或GLP要求,提供健康毒理或者生態毒理學測試數據的應當符合國際通行的GLP要求。

    3、申請人提交非現行有效的測試方法出具的測試報告,若該測試方法已被修訂滿5 年且申請人認為依據原測試方法出具的測試報告仍然有效的,應對新舊測試方法進行比較,并對測試報告的可靠性、相關性和科學性進行評價。技術評審認為評價結果不能滿足危害評估要求的,申請人應按照修訂后的測試方法重新進行測試。

    五、最低數據要求

    1、常規和簡易登記申請人應依據登記類型至少提交相應最低要求數據。最低要求數據包括基本數據和特殊要求數據。其中,所有新化學物質均需提交基本數據,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積性相關特性的還應根據登記類型提交特殊要求數據。

    2、簡易登記應提交的最低要求數據包括物理化學性質、持久性、生物累積性和水生環境急性毒性基本數據,同時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累積性的新化學物質還應進一步提交水生環境慢性毒性特殊要求數據。

    3、常規登記應提交的最低要求數據包括物理化學性質、健康毒理學和生態毒理學基本數據,具有持久性或生物累積性的新化學物質還應進一步提交健康毒理學和生態毒理學特殊要求數據。

    4、數據要求進行了極大的變化調整,具體請見《指南(征求意見稿)》,瑞旭集團研發中心新化學物質技術團隊也將專門對12號令下登記數據要求進行分析解讀,敬請關注。

    六、高危害化學物質的判定標準

    高危害化學物質是指同時具有持久性(P)、生物累積性(B)和毒性(T)的化學物質,同時具有高持久性(vP)和高生物累積性(vB)的化學物質,或者其他具有同等環境或者健康危害性的化學物質。

    《指南(征求意見稿)》提供了高危害化學物質的判定標準,申請人可以根據常規登記或簡易登記的基本數據,依據P、B、T類物質的判定標準或篩選標準進行判定。對于根據篩選標準判定為可能具有P、B、T類危害特性的,應將該物質視為具有P、B、T類危害性,除非進一步提供更多的測試數據進行判定。

    七、風險評估報告要求

    《指南(征求意見稿)》詳細列明了新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報告的編制要求。與原《指南》相比,《指南(征求意見稿)》對風險評估過程與評估報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危害評估、暴露評估、環境風險表征等均提出了定量評估的要求和詳細參考。對于具有生物蓄積潛力(BCF 大于等于500),且對高等生物具有潛在的毒性作用時,建議開展捕食動物(二次中毒)的環境風險評估。

    申請人可委托相關技術單位編制環境風險評估報告;申請單位具備環境風險評估技術能力的,可以自行編制環境風險評估報告。

    八、社會經濟效益分析報告要求

    申請人辦理高危害化學物質的常規登記和新用途環境管理登記時,需提交社會經濟效益分析報告,這是12號令下新物質環境管理的一項新的申請材料要求。

    《指南(征求意見稿)》詳述了社會經濟效益分析報告的編制原則、編制要求、報告形式和內容要求等內容。其中,申請人可委托有能力的相關技術單位編制社會經濟效益分析報告;申請單位具備社會經濟效益分析技術能力的,可以自行編制社會經濟效益分析報告。

    九、信息保護與必要性說明材料要求

    申請人在辦理常規登記、簡易登記或備案時,可以對所提交的登記申請、備案材料中涉及商業秘密要求信息保護。申請人提交常規、簡易登記或備案申請材料時,未提出信息保護申請的欄目,后續不得申請信息保護。

    申請人需要信息保護時,應提交申請商業秘密信息保護的必要性說明材料,應列明申請保護的具體信息欄目,并對照包括信息保護具體期限在內的12項情況逐一進行說明,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與7號令下申請信息保密的經驗相比,《指南(征求意見稿)》大大提高了信息保護申請的要求。

    《指南(征求意見稿)》提出了信息保護必要性說明材料的豁免情形,指出對于生產或加工使用化學物質的工藝流程、市場和銷售信息、客戶的具體信息、申請混合物中所含新化學物質的混合物具體成分和比例、用途(納入新用途環境管理的新化學物質除外)和功能、具體的生產量/進口量等信息申請保護的,無需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指南(征求意見稿)》對信息保護有效期提出規定,其中化學物質名稱等標識信息的有效期自首次登記或者備案之日起不超過五年。其他信息保護有效期,自信息保護申請獲得批準之日起至申請人申請撤回信息保護要求,或者相關信息因可能對環境、健康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響,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依法公開之日止。

    根據國家《化學品分類和標簽規范》(GB 30000系列)不具有環境危害和健康危害分類,且化學物質名稱等標識信息已準予保護的化學物質,登記證持有人或備案人可于信息保護有效期屆滿六個月前,提交申請化學物質名稱等標識信息保護延期。如未按時提交延期申請,將不予批準信息保護延期。

    十、聚合物的備案排除情形

    《指南(征求意見稿)》規定新物質單體或反應體含量不超過2%的聚合物或低關注聚合物可以申請備案,但是不得符合聚合物備案排除情形,包括:(1)陽離子聚合物或預計在自然水環境下可成為陽離子聚合物的;(2)降解或不穩定的聚合物;(3)數均分子量大于等于10,000道爾頓的吸水性聚合物;(4)含與碳或硫原子共價鍵合的全氟烷基的聚合物;(5)除雜質外,含有允許元素之外的其他元素的。

    對于不符合備案條件的聚合物,申請人應根據申請登記量辦理常規登記或簡易登記。

    聚合物辦理常規登記或簡易登記時,如同時滿足以下三項條件,可以豁免提交健康毒理學、生態毒理學數據及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包括:(1)結構中不含有鈉、鎂、鉀、鈣以外的其他金屬;(2)不溶解于水、親脂性溶劑(正辛醇、正庚烷)和通用溶劑(四氫呋喃、二甲基甲酰胺);(3)在酸堿條件下具有穩定性,即在pH 值分別為4.0,7.0,9.0 和1.2(如果在生理上重要)的條件下開展的穩定性測試均顯示具有穩定性。

    十一、新用途登記與重新登記

    《指南(征求意見稿)》規定,新用途環境管理登記提交申請材料的形式要求按照常規登記申請執行,按照常規登記程序辦理。辦理新用途環境管理登記的申請人,應提交新用途環境管理登記申請表以及該物質用于新用途的環境暴露評估報告和環境風險控制措施。對高危害化學物質,還應當提交社會經濟效益分析報告,充分論證申請登記用途的必要性。

    《指南(征求意見稿)》規定,已取得常規登記證的新化學物質,在列入《名錄》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證持有人應當重新申請辦理登記:(1)生產或者進口數量擬超過申請登記量的;(2)活動類型擬由進口轉為生產的;(3)擬變更新化學物質申請用途的;(4)擬變更環境風險控制措施的;(5)導致環境風險增大的其他情形(例如工藝條件變更、生產場所變更等,以及變更環境管理要求等)。

    十二、登記后的跟蹤管理

    1、首次活動報告,常規登記和簡易登記證持有人或者其指定的代理人應在首次生產活動或者首次進口并向加工使用者轉移之日起六十日內,提交新化學物質首次活動報告;

    2、年度報告,常規登記證上環境管理要求規定了提交年度報告要求的,登記證持有人或者其指定代理人應自登記之日次年起,每年4 月30 日前提交新化學物質年度報告。

    3、信息公開,常規登記新化學物質的生產者和加工使用者,應在首次活動后通過其官方網站或其他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將環境風險控制措施和環境管理要求落實情況進行公開,并及時更新。

    4、列入《名錄》,《指南(征求意見稿)》中對化學物質列入《名錄》的申請程序和資料要求做了更加詳細的規定,其中2003年10月15日前已在中國境內生產、銷售、加工使用或者進口的化學物質,申請人可以通過網上登記系統提交增補申請表和相關證明材料,符合增補要求的,生態環境部將發布公告增補列入《名錄》。另外,對于根據相關法規完成登記的新化學物質,自登記或首次活動之日起,滿足《指南(征求意見稿)》規定時限的,將由生態環境部公告列入《名錄》。

    結語:

    如前所述,與第7號相比,12號令在管控重點、登記類型和材料要求、登記后的跟蹤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全面修訂,對企業的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工作將產生重大的影響,涉及申報數據要求應對、申報周期把控、事中事后監管強化等一系列問題,應予以重視。而作為12號令實施最重要的配套文件,進一步細化完善了12號令實施涉及的登記管理范圍、申報登記類型與數據要求、危害評估、環境風險評估、社會經濟效益分析、新用途環境管理登記、登記后跟蹤管理等內容,也提供了登記和登記后所需系列表格及文書樣式等。是企業開展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工作的重要參考文件。

    同時,也是由于12號令的修訂范圍廣,登記要求變化大,業界更需要對包括《指南(征求意見稿)》在內的配套文件進行重點研讀分析,以此采取準確的、有效的、及時的應對措施,符合12號令的法規要求。

    瑞旭集團將持續對12號令與《指南》進行研討分析,跟蹤法規的實施進展,并向廣大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相關企業及時的提供專業的法規解讀和合規建議,敬請關注我們的公司網站和微信公眾號。

    相關鏈接:


    掃描下方的二維碼訂閱“化規通”!聚焦中國, 放眼全球, 關注化學品合規風險,全球REACH、禁限用物質、下游產品應用法規、危化危貨、供應鏈合規和雙碳,最新一手資訊。

    化規通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杭州瑞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系。

  • <blockquote id="sqo4s"></blockquote>
  • <rt id="sqo4s"><kbd id="sqo4s"></kbd></rt>
  • <td id="sqo4s"></td>
    丝瓜视频